同时,自治区公布了《全区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》,要求全部取缔地方政府自行设立的涉煤收费基金。
5)把握煤炭股最佳做多时间窗口展望未来1-2年,煤炭行业景气度将随着供给面修复政策执行、新增产能冲击减缓及需求回升而迎来回升。按照3年左右建矿周期,煤炭新增产能14、15年达到高峰,16年后减少。
最近能源局发布的《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》继续强调东部不新建煤矿,中部退一建一的政策,并继续淘汰9万吨以下矿(目前登记产能2.22亿吨),将为未来5年煤炭行业带来深远影响。推荐潞安环能、陕西煤业、阳泉煤业、盘江股份、冀中能源、永泰能源、山煤国际、中国神华、兖州煤业等。我们在之前的《买入煤炭,就在当下》等报告中就详细阐述了做多煤炭股的逻辑在此重申下观点及逻辑:1)煤炭行业新增产能冲击高峰已过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见顶,13、14年负增长。3)经济触底及地产产业链企稳回升自去年11月份以来政府已经两次降息一次降准,330地产新政也标志着对房地产市场的全面松绑,地产销售将继续回升,地产投资下半年开始回升。
按照3年左右建矿周期,煤炭新增产能14、15年达到高峰,16年后减少。请投资者把握煤炭板块最佳做多时间窗口。该地区为河北武安、河南安阳一带焦化厂的焦煤主要供应地,该矿运输距离近、产量稳定、煤质较好,也拉低了邯郸一带炼焦煤的价格中枢。
硫分为1.6%、粘结90的中硫煤价格在510元左右。该地区节后炼焦煤已降价3040元。汾西某大型洗煤厂年产量400万吨,主要为火车发运到各大钢厂包括河北钢铁、天铁、武钢鄂州、鞍山钢铁、首钢等大型钢厂,发运量与价格挂钩的条款优惠幅度较大,而且货款方面还有政策,当月货款付清,现汇50%时优惠15元、全额现汇时优惠30元/吨。山西地方煤炭正在恢复生产,一般是看单下菜。
部分大型焦企也陆续加入了限产行列。这对当地市场形成一定压力。
但是山西地方煤矿炼焦煤价格较低,对河北及地区影响较大。市场概况: 截止3月20日,柳林地区低硫主焦煤市场估价725元/吨,目前除了山西大矿的价格尚未作出普遍调整外,各大地方焦煤企业均已不同程度的下调了出厂价格在20-30元之间。目前山西地区以介休为例,洗煤厂开工率整体35%以下,因为市场不好,我们看到很多厂子都在停工,有的表示二月二后开工,但还要看市场销售如何。最近钢材价格出现上涨,且部分钢厂上市调3月下旬价格3050元,钢材社会总库存不断下降,对市场有一定支撑。
另外,私企甚至采取逃税的方式,据说有的只用10%的税就可以实现销售。由于油价的大幅下降,对汽运到河北价格非常有利。本周全国25个市场螺纹HRB400(20mm)均价为2552元/吨,较上周上涨50元/吨。因洗煤厂依旧随采随洗基本库存较低。
3月份各大煤企下调价格,是对节后价格的补跌,随着春季建筑开工度的增高,加上环保政策对钢铁产量的抑制,短期看煤炭市场暂时回稳,再度大幅下调的动力不足。另外,环保政策不断发力,环保部已部署3月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检查,严肃查处不正常使用防治污染设施、超标排放、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。
对后市都不看好,表示按用户的订单生产。山西南部大矿从3月1日起,喷吹煤、烧结煤对降价40元
煤企税费负担偏重据统计,目前我国涉煤税费多达109项,其中包含21个税种和88种收费项目。有业内人士分析测算,此次调整,大秦等北部铁路运煤通道,全线运煤成本增加6元/吨,内蒙地区通过北通道下水的煤炭成本最高或增加10元/吨。如铁路部门的计划外加价、货运车皮的点装费,都在无形中推高了煤炭的经营成本。如此长距离、多周转的物流现况,使得煤炭物流总成本约占终端消费价格的40%,比例相当高。物流成本高居煤炭成本之首我国的煤炭资源以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西部储量最多,而用煤大户则集中在东南沿海煤炭市场。港口城市建设费、铁路建设费等各种建设费用的摊派,也在助推煤炭成本的增加。
经济增速放缓加剧煤炭供大于求的矛盾,造成煤价不断下跌的现状是有目共睹的。煤炭产销的地理分布情况,造成了我国煤炭北煤南下、西煤东运的运输格局。
针对那些有着明文规定的税费,改革之路都异常艰难,更别说这些上不得台面的隐性成本,其清除治理之路堪比蜀道之难。也有分析称,税率下调的出发点是为煤企减负,但可能会造成煤价进一步下跌的负面效应。
按照2014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约35亿吨、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年均价为523元/吨计算,我国的煤炭物流成本达7322亿元,高居煤炭成本之首。内蒙古最高为9%,山西为8%,河北、河南、安徽等为2%。
税和费相比较,税收较为规范,费则从省到市、到县均可自行设置随意征收,甚至乡镇和煤企所在的村委会也能拿出向煤企要钱的依据。煤炭行业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,路漫漫其修远兮,政府应为煤企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,提高煤炭领域各环节的透明度。铁路运输是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。税费负担过重已成为制约煤企盈利的重要因素,政府仍需进行深层次的税种改革,清理涉煤收费,让煤企轻装上阵,是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。
2014年12月1日起,中国煤炭资源税改革大幕拉开,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,同时清理相关收费基金。创新管理方式、完善煤炭行业供应链、推进煤炭物流信息化是煤炭物流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,同时可以破解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不均、铁路系统运力不足的难题。
如果正式下调,可减轻煤炭企业部分负担。煤企自身则应该加强生产管理并推行精细化管理,运用新技术、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,开展节支降耗活动以降低固定成本。
加大清费立税的力度,取消一些附加在煤炭上的政策性收费,减轻煤企负担。如此种种也只是冰山一角,这些不胜枚举的隐性成本,都是促成我国煤炭高额成本的帮凶。
除了上文提到的主要影响因素外,还有我国煤炭资源赋存条件较差、埋藏较深、行业从业人员较多、煤矿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创新和生产成本管理知识等诸多问题存在,这些影响因子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我们煤炭的生产成本。近日,煤炭增值税税率有望由目前的17%下调至13%,成为热门话题。税费叠加、多头管理已成为普遍现象,名目繁多的税费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在煤企身上,使其负重前行、难以喘息。清费立税、不加重煤企税费负担,是此次改革的一大亮点。
因此,降低物流成本,成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表示,今年前两个月,协会重点联系的90家大型企业亏损131亿元(去年同期利润112亿元),亏损面达80%以上。
在上述浮动范围内,铁路运输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主确定具体运价水平。4月15日,最新一期环指报收于450元/吨,较前一报告期下跌9元/吨,自年初以来已累计下跌75元/吨,较去年同期532降82,跌幅15%。
我国煤炭隐性成本的绝大部分来自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权力寻租。各级政府号召的自愿捐款更是大幅抬高煤炭的生产成本,兴建办公楼、街道修饰、学校粉刷,甚至各级官员子女的入学赞助、出国留学等费用,都需要煤老板们积极地自愿埋单。
手机:18900000000 电话:010-12340000
邮件:123456@xx.com